(本内容根据2020年8月6日《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读者微信群上课录音整理)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部分,它的名称叫新书应该怎么看?换成一句大白话就是如何参考别人企业的成本管理案例来降低自己企业的成本。
新书我总结了一下,有四种看法,分别从道、法、术的层面,纵横的层面来看,四个层面我们分别来讲一下。
第一种是从术的层面来看,也可以说是数学的数,你也可以从数字的层面来看,怎样从数字的层面来看呢?新书里42个方法,还有61个工厂成本降低的案例,涉及到了200多家企业。这200多家企业,有的是请我去培训的,有的是请我去做咨询的企业。当然还有我14年的咨询经验,有的朋友说我看的是15年,到底是14年还是15年的咨询经验呢?两个都对!我在写书的时候是14年,到现在8月份发表是15年。书是8月份正式印刷出版上市的,实际上有几个朋友7月份就拿到了,所以15年他也对。那么,在书里面还藏有六枚彩蛋,彩蛋呢,都是降成本的绝招,需要你去发现和寻找。你看一下有没有6个,会不会是7个?这是第一个层面,从术的层面,你最起码看了这本书,知道书里有42个降低成本的方法,有61个工厂降低成本的案例。
第二种看法是从框架的结构来看,从法的层面来看。全书的结构呢,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叫做非常规手段控制成本,当然我在书里面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从资深咨询师的角度,用快准狠的方式来控制成本。第二个部分叫大面积堵住成本漏洞,在控制成本基本面之后开始堵漏。第三个部分是从报价到出货控成本各个击破,第四个部分是控制总成本的直接项目。第五部分叫总成本领先追根溯源--人员的改变。
为什么是五个部分呢?这是跟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一样的。当初编辑出版社的编辑有告诉我,王老师,书的结构能不能改变一下,能不能先把从报价到突破放到第一部分?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再讲些非常规手段再讲大面积堵住成本漏洞行不行。我回复不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我们的企业在面临成本的问题都非常着急,也非常焦急。先用非常规的手段来帮企业解决掉一部分问题,再来帮企业堵住一些成本漏洞。解决完这些之后,再去实施细水长流的标准化流程。用一些企业老板的话说就是先实施急救,先用西医的方法止血,再用中医的方法疏导。最后再说人怎么样?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个看法是,从思想的层面来看,也是从道的层面来看,有了前面的基础,思想的层面说起来就更简单了。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即在五层面的基础上、五个结构的基础上来把它分为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分别叫正反合。正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成本是怎么控制得到的,不是怎么降成本,怎么得到的它来源于正法,这个叫得之于正,正法是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还有一个是反,反来自于哪里呢?来源于第一章和第二部的内容,你成本管不好,失之于反。最后一个是取之于合,你怎么长久地去得到这个东西呢?那就是人。本书最初的名字呢叫做《总成本领先落地之道》,因为很多企业在经营战略上都选择了总成本领先,但在落地的时候是很多地方是实现不了的。编辑的意见是,讲战略的太多了,讲思想的太多了,讲落地的,能解决问题的成本书太少了。我们和编辑讨论之后,还是觉得他们的意见非常中肯,最后呢,新书的名称就变成了《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
第四种看法叫纵横来看。我们先说横着来看,横着来看就是你聚焦在某一项的成本来看,或者说聚焦某一个岗位来看,比如说我特别关注物料成本,那么我就可以把决策研发、采购、收发,退补,包括辅料管理等多个内容一起来关联的阅读,我在自序的第3页也是有写的。或者说我是财务人员,那我怎么看呢?我就关注这些跟我财务有关系的,比如说成本核算,比如说成本数据,比如说大数据等等。你可以按照目录来看。第二个是纵向来看,纵向来看呢,你完全可以用42法来做清单,把每一法列出来查漏补缺,从而找到你企业成本改善点和发力点。其中建议两个做法,第一个是用案例做榜样,参照方法,因地制宜地去执行。第二个是用案例启发我们的思维,启发管理人员的思维、启发一线人员的思维,包括启发老板的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是四种书的看法,从道、法、术和纵横的层面来看,完全了解了这四种看法,就掌握了如何参考别人企业的成本管理案例来降低自己企业的成本的入口。
(主讲人为《制造业成本倍减42法》一书作者王天江,作者系智慧力企管联合创始人,工信部管理咨询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