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通货膨胀的态势已凸现,同时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压力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扬,导致物价飞涨、人们的购买力开始下降,而人工工资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严重下滑。
如何从现有的基础来降低成本,我想是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本来就受行业激烈竞争的影响举步维艰,而现在更是如履薄冰。市场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一蹴而就的增长,只能从别的环节下手,该裁员的裁员、该降薪的降薪、原料的使用标准能降则降,客户的款能收则收。。。无不在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而人裁了、原料级别下降了真能改善企业现状吗,个人看来无异于是断臂疗伤、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罢了,根本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大家目前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办法不是没有的,关键看谁的更切实际、更有效。下面就从用人的角度谈谈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些看法:
一、信任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办法
其实在现实社会里,人和人最难取得的是彼此的信任。企业因牵扯到利益、工作量、彼此间的回报,更是如此。特别是老板与员工之间,部门负责人与部门人员之间。老板总是想让自己的员工任劳任怨,少提要求多付出,而员工总想自己的老板能多体恤下属,多发薪水少挑刺;其实在每个企业里都存在这种问题,只是其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从哲学角度讲,有时这是一种不可完全调和的矛盾,但老板与员工之间也不是没有共通的愿景:老板想让自己的员工忠诚于自己,员工其实也想跟对主子,能够协调好了这层关系,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好处,能促进企业更为快速的发展。因此上说,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对企业的良性发展而言,尤为重要,其实大家都能互换角色,换位思考,多为对方考虑,可能一些问题和隔阂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只有彼此信任了,才会减少彼此间的猜忌;只有彼此信任了,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人的潜能和作用;只有彼此信任了,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彼此信任了,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最佳表现。所以说企业主在用人时,一定要明白每个人都有私欲,如何权衡得失,如何学会抓大放小,掌握好信任的一个度的问题,才便于节约你的用人成本。
二、用—“好人”与“用好”—人
看着上面的标题很拗口是吗?那什么是用—“好人”呢?对于一个企业的一些关键部门,如财务、研发、销售等,因牵扯的企业的核心机密,在用人上应该优先考虑的是人员的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首先,企业主与员工的合作上很难说不出现矛盾和摩擦,分分合合、人员的流动是在平常不过的了,不管是谁的过错,员工从自身角度肯定会有所怨恨,不一定会很理性的处理问题,如果难收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很可能会做出对企业不利的举动;其次,竞争对手肯定会想了解对手的一手资料,最有效的、最准确地信息都是从对手内部获得,如果一个员工的职业操守有问题,再加上利益的驱动,很难讲不出卖自己公司的利益;第三,对于员工的正常流动和跳槽,肯定是会选择同行业的企业,以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品德,员工有可能会把原企业的一些情况和资源透露给新加入的企业,这样势必会给原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企业主在选择关键部门负责人,除考虑业务技能的同时,不得不把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放在较为关键的因素来考量,这就是要“用—好人”!
那什么又是“用好—人”呢?每个企业肯定不乏优秀的人才和精英,如何利用好这些人,最大的发挥其能力和潜能,为企业最大化的创造价值和利润,是每个企业主必须考量、同时又是最难把握的问题,处理好了,是最持久有效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处理不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桎梏性的枷锁。因此建议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宽松的创作和思维空间,尽可能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2、尽可能远离人事斗争3、人文关怀4、学习和晋升机会。5、丰厚的奖励机制。
三、做好不同时期人员角色的转换
一些中小型企业,大都是从作坊式的模式起家的,而一些员工从一开始创业就跟随老板打拼,可谓劳苦功高,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业务技能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2、企业发展部门设立与废止造成的人员闲置。而一些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很高,从感情上老板也很难割舍,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企业不大不小的负担,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呢,这就要求企业主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好人员角色的转换,把人员用在最合适的位置,调整好人员的心态,做到人尽其才。
四、和员工建立起的应是合作关系
其实谈到这个问题,很多企业主似乎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鲜有人能真正做到,在谈及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时,双方都会想到的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似乎是常理,不能说它错,但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讲,又不尽正确。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单从“我给钱你干活”的狭隘想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就像旧社会的地主与长工的关系吗?那是形成了阶级矛盾和对立,那是在地主的棍棒和大狼狗的看护下实现的,监督稍有松懈,长工都不会尽心的去做工,何况长工们最后还不是革了地主的命,现在行吗?当然是行不通的。虽然此例有些偏激,但同样能说明一个道理!企业要壮大,要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你的员工不是简单的打工赚钱,而是真正融入到企业中,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珍惜现在的岗位。我想没有一个员工喜欢跳槽、喜欢漂泊的,其实,对于一个员工来讲,稳定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现在物价飞涨的年代,谁都怕丢掉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谁都想在一间企业做到退休。员工知道珍惜,而很多老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却差强人意,不知道正确引导员工融入企业之中,往往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横挑鼻子竖挑眼,骨子里或多或少的充满对员工的轻视,认为员工不过是个打工者。如果你能调整好心态,以一种合作的姿态去和你的员工处理彼此间的关系,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员工会以一种更高的姿态去爱护你的企业,会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去付出、去努力,会为你更多的创造价值。
五、做好员工的归属感的创造(福利、家庭关心、学习机会等)
其实一个员工在一间企业做工,随着年龄的增大,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保障问题,因此,企业主如果想让自己的员工安心做工,就要妥善处理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以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多关心员工的家庭情况,多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员工才会得到家庭的支持,更为舒心的工作,有时也是一种“面子”问题,让家人知道自己在企业得到重视,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多给员工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发展。其实这些都不用多讲,这都是一个企业对员工应该基本做到的,但有些企业主往往不舍得投这些小钱,不能让员工安心得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后果是没抱住西瓜也丢了芝麻。
六、放权与监督
作为一个企业、企业主和员工间的信任是必须要有的,权力也是要下放的,不然老板会累死的。但人性固有的弱点,使我们在信任和放权的同时,更要有良好的监督机制,要制定好游戏规则,放权而不放任、信任而不放纵,放权和信任是在监督机制下实现的。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管理健康而科学,企业的发展才能长足和良性。
七、业绩考核---别怕你的员工赚钱
十个老板九个怕员工赚到钱,这句话一点不为过。但老板很少能理性的看待员工赚钱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出现员工赚钱的情况大概有两种:其一,公司整体效益好,员工业绩好。其二,因公司在制定业绩考核政策时失误,造成员工薪酬与企业发展不成比例,像第一种原因,我认为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员工待遇的提升肯定是何企业的发展和效益成正比的。而出现第二种情况就是你决策层的原因了,是因为你自己的失误造成员工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与员工有何相干?更让员工无法接受的,还是第一种,明明公司效益好,自己的业绩也很突出,但老板对员工的收入水平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心理底线,到了一定的限度,总是感觉员工的收入高,想办法控制。其实回过头想想,员工的工资高,说明他业绩好,说明公司赚取的利润更高,工资只不过是按比例的提升,并没有损害公司的收益,是相对于以前的高,而不是绝对的高,以销售部门为例,如果产品的市场基础已经阶段性具备,企业急需做的是再上一个台阶,寻求市场的突破和销量的突破,而原有的体制下,人员大都是吃原有市场的老本,比较安逸,相对稳定,但公司的整体业绩没有提升,市场份额没有扩大,其实是一种倒退。
所以要想让销售额有所增加,除公司在产品、市场上下足功夫之外,关键一点还是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调动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增加收入来实现,这种增加当然是要通过业绩的提升来实现的。
八、别让老板你自己的关系用人坏了一锅粥
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的社会体系,想办好一件事情没有关系是不行的,企业也不例外,绝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为了维系这种关系,都接纳一些有“背景”的人在公司工作,就是因为有背景,所以企业没有选择性,而这些人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是良莠不齐,而放在企业的这种大氛围下,凭借其特殊的关系,很难遵守公司的各类制度,很难是通过个人能力来拿薪水,这样就容易给企业其他员工带来负面影响和不平衡感,也不利于公司的内部有效管理。所以,企业主在处理这类人群时要格外注意,既要把这些人养好,而又不破坏公司的正常运作,可以把这类人放在不是特别关键的部门,同时和别的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的岗位上,可能会达到理想的结果。
对于一个企业,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企业的每一步运作、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减少与如何用好人息息相关。
|